12月1日上午,四川省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出席仪式并宣布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据悉,四川省具备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集中开工条件的重大项目432个,总投资542亿元。本次集中开工在成都设主会场,在总投资超过2亿元的市州设立分会场,宜宾分会场设于福溪发电厂区内。宜宾市作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主战场,在省集中开工仪式后举行了宜宾市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集中开工仪式,福溪发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辉在仪式上发表讲话;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杜紫平宣布宜宾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张辉表示,福溪发电将紧盯环保目标不放松,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任务、优化改造方案,确保2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顺利完成,争取1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2017年4月开工,争取项目早日达效,发挥先进机组在川内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过程中的示范效应。
福溪发电作为川内首家超低排放改造机组,对改善地方大气环境质量、推动行业同类型机组高效清洁发展水平、增强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改善地方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承办此次会议是对福溪发电在污染防治方面工作的高度肯定,作为四川省内首家在机组建设期间就同步安装脱硫脱硝设施的火力发电企业,为了让宜宾有更多的蓝天白云,在2014年继续投入大量技改资金,用于脱硫脱硝增容改造、电除尘高频电源改造、烟气旁道切割等多项技术改造项目,该公司运营机组在2014年7月1日我国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前,于2014年6月17日(提前13天)完成环保升级改造,达到新的火电排放标准。2014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14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600吨,减少烟尘排放50吨,同比2013年减少约15%。然而面对环境治理,任何时候没有“完成式”,只有“进行式”。该公司在绿色发展上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福溪发电公司积极争取,紧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成为了四川省2020年前“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的首家示范试点单位。2016年8月4日,福溪发电开始川内首台“W”型火焰炉环保升级的新征程,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工作完成后,福溪发电将成为四川省首家运营“W”型火焰锅炉超低排放的机组。改造完成后,预计2017年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92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700吨,减少烟尘排放92吨,对改善宜宾大气环境质量,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对推动行业同类型机组高效清洁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奉献绿色能源”是中央企业的共同使命之一。在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面前,作为负责任的中央企业,福溪发电坚定地选择加快燃煤发电超低排放改造。目前,超临界“W火焰”锅炉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没有成熟可借鉴的案例,改造工作技术难度大。同时,由于改造范围广、力度大,福溪发电两台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总投资约2.4亿元。2015年8月份开始,福溪发电便进行全面深入研究、考察,经过数百次对比与论证,拟定了脱硫系统双塔双循环工艺路线;干式电除尘器旋转极板工艺路线;脱硝系统SNCR+SCR工艺路线。同时,配合增引合一并预留MGGH(视觉污染治理)安装位置的方式进行整体改造,预期将达到二氧化硫小于35毫克每立方米、氮氧化物小于50毫克每立方米、烟尘小于10毫克每立方米的排放目标,而这一排放限值是天然气机组的排放限值,这也意味着该企业的燃煤机组在最严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近燃机排放,即达到天然气机组排放标准。四川省相关部门、国家电投及中电国际相当重视此次改造,作为川内第一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改造成功后将对川内煤电机组以及全国同类型机组的改造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对提升川内煤电高效清洁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对增强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深入推进,能源结构的改善,人民需要的不仅是火力发电所提供的电能,更多的考虑他是否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地方政府对大气污染治理的主动性大大增加,煤电机组不仅要比设备安全稳定、机组效率,同时,比谁对环境影响更小已经成了十分重要的“条款”。煤电超低排放改造这条路对地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发电企业形象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为火力发电企业,运营超低排放机组的企业发电“话语权”将更强,企业在国家、地方以及人民心中的地位将更高。超低排放改造对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福溪发电2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自开工以来严格把控安全、质量、工期,目前该工程已处于收尾阶段,预计2017年1月之前将投产达效,发挥先进机组在川内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过程中的示范效应。





